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湖北:五年"三步走"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19-08-17 09:35

8月14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将在5年內,分三步走,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武汉市、宜昌市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2年,设区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设区城市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据了解,8月10日,湖北省政府印发了《湖北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这意味着湖北省从试点垃圾分类阶段正式走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阶段。

 

湖北省将在5年內,分三步走,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一步,2020年,武汉市、宜昌市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襄阳市建成区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2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它设区城市、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建成区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县(市)选择1个社区和1个乡镇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武汉市东西湖区、宜昌市夷陵区、鄂州市梁子湖区、仙桃市、京山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第二步,2022年,设区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襄阳市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县市建成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实现全覆盖,至少有1个社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至少有2个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至少有5个行政村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省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200个,分类示范村1000个。

 

第三步,到2025年,设区城市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60%;县市建成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50%。全省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500个,分类示范村2000个。

 

根据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性和处置特点,以简便易行、群众容易接受为原则,湖北省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式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类;农村分类方式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类。

 

据湖北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昌海介绍,湖北将按照四分类模式,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避免垃圾分类投放后出现'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将加快推进有害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建设,确保环境安全;探索"互联网 资源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两网融合"

 

同时,采取长期布局和过渡安排相结合、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农村易腐垃圾就近进行生态堆肥处理;推进其他垃圾处理方式转型,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

 

李昌海透露,湖北省委常委会已经同意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优先纳入省级立法项目。已制定了立法工作方案,目前正在抓紧调研和论证,力争9月底前编制完成省级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并报送省人大,争取纳入2020年立法计划。

 

针对垃圾分类怎么分、都有哪些具体要求,湖北省住建厅结合湖北实际,编制完成了《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技术导则》,即将印发各地施行。《导则》对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都有明确要求,对全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为确保《导则》要求落到实处,还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价表,对各阶段垃圾分类情况适时进行评价。

关键词: 湖北:五年"三步走"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相关新闻


盘龙明达荣膺黄陂区“优秀建筑业企业”

3月26日,黄陂区拼搏奉献创优争先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岱山立交“首桩”顺利浇灌完成

黄陂区岱山大道与汉口北大道立交工程首桩灌注混凝土顺利完成。


黄陂人民法院调研驻企法官工作室

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征程万里千帆尽 砥砺奋进正当时

民营企业兴,则经济兴。


十八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制度和管理标准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完整社区、活力街区的建设;以及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