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青年修养录:厚德篇—— 简朴生活—读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
所属分类: 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19-06-09 15:53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因为它是心灵的书。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超验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主张回归自然,崇尚简单纯朴的生活,追求理性空灵的精神境界。他于一八四五年春在瓦尔登湖畔森林里建一间木屋,开始过一种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自种自食的生活。在那里他自制家具、种豆、捕鱼、阅读、沉思、写作,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自然、平和、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他想以此来证明,人可以生活得更简朴、更从容,不必为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放弃人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梭罗在湖边完成了他对自身深度的探索和求知,两年两个月后,写下了《瓦尔登湖》,这本书便是他对自己闲云野鹤般离群索居生活的真实描写,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这位智者,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在变,人们的欲望也会随着时尚的变迁而变化。因而人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事情复杂化:衣,本蔽体保暖之物,人偏要赋予各种意义,弄出无数奢靡古怪款式;食,本果腹矣,人偏要搜尽奇珍,杀绝野生稀有动物等等,如果人的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浪费在追求这些庸俗的摆设和舒适的生活上,这就完全背离了人生活的初衷,违背人生活的意义,就像苏格拉底说过:“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时,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梭罗提倡简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他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关键词: 明达青年修养录:厚德篇—— 简朴生活—读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
相关新闻
十八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制度和管理标准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完整社区、活力街区的建设;以及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