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武汉迈步建设内地国际化大都市

发布时间:2018-10-08 15:27

本报讯(记者毛丽萍)今年,从“习莫会”非正式会晤和英首相特蕾莎·梅的“旋风访汉”两场外交活动,到武汉市正式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再到武汉旅游形象宣传片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路透社大屏,武汉人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紧促的国际化步伐。近日,记者从武汉市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议上获悉,武汉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三化”大武汉建设中,突出国际化大武汉建设薄弱环节,市政协紧盯这一发展“短板”协商建言,进一步深化武汉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

 

 

当前,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已朝国际化城市发展方向迈出了步伐。随着开放格局从沿海向沿江内伸,武汉建设内地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明显。2017年2月,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三化”大武汉建设,国际化正式确立为武汉进一步提升城市辐射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向。

 

武汉市政协主席胡曙光认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需要,也是武汉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跃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列第二。截至目前,武汉市国际友好城市总数达27个,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81个,居全国城市前列。2018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华创会也即将于11月在汉召开。整体上看,武汉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城市国际化功能日益提升。

 

对此,武汉市民对武汉国际化水平的现状又如何看待?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课题组对市民的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市民认为武汉公共产品供应能力相对还很薄弱,制约了武汉影响力的提升;受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武汉在国际会议、国际旅游等方面的影响力明显不足。

 

相比之武汉现代化和生态化建设,国际化显得“先天不足”。为此,市政协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列为今年市政协全会3号建议案审议并通过,提交市政府办理。与此同时,年中,市政协适时召开常委专题协商会议,听取建议案的阶段性办理成果,委员们根据办理情况发表督办意见。

 

委员们进一步呼吁,当前改革开放中还需加强一些重点问题的研究,比如以自由贸易港为主要抓手提升开放水平,重点研究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问题;重点布局高端产业、总部经济,加快科技创新,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中欧班列(武汉)、江海直达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确立武汉国际交通枢纽地位建设,推动城市治理能力与国际接轨;加强政策和保障问题重点研究,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制度,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人才自由港”和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关键词: 武汉迈步建设内地国际化大都市

相关新闻


盘龙明达荣膺黄陂区“优秀建筑业企业”

3月26日,黄陂区拼搏奉献创优争先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岱山立交“首桩”顺利浇灌完成

黄陂区岱山大道与汉口北大道立交工程首桩灌注混凝土顺利完成。


黄陂人民法院调研驻企法官工作室

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征程万里千帆尽 砥砺奋进正当时

民营企业兴,则经济兴。


十八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制度和管理标准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完整社区、活力街区的建设;以及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